肇庆以善治助力人居环境质量提升

时间:2024-03-27 09:59:51 来源:肇庆文明网

垃圾分类下苦工、积分制度焕新风、市场改造提质增效……近年来,肇庆市各地以善治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提升,积极探索构建治理新模式,激发治理新活力。

“绣花功夫”编织美丽社区

一个个四色分类垃圾桶,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标语,一辆辆贴着标识的垃圾转运车……走在端州区城东街道星湖社区的街头巷尾,垃圾分类的新风尚正深入人心、融入日常。

“我捡到果皮和矿泉水瓶,原来一起扔进同一个垃圾桶,后来被纠正了,果皮属于‘厨余垃圾’,矿泉水瓶属于‘可回收垃圾’,要分类投入,我回家后也教爷爷奶奶这样做。”读小学二年级的郭同学说。近日,端州区城东街道星湖社区联合相关单位,在牌坊公园的风筝岛上举行了“垃圾科学分类 同舟少年‘益’起捡跑”志愿服务活动,数十名学生及社区居民兴致勃勃地参与了体验。

据了解,类似这样的活动,星湖社区几乎每个月都有举行,不断增强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,并体现在现实生活中。“每个月的主题不同,如1月是‘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’,2月是‘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’等等。”星湖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钟紫梦说。

640.webp_副本.jpg

端州区城东街道星湖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钟紫梦在引导居民放垃圾。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

良好的机制决定垃圾分类的可持续性。对此,星湖社区建立完善垃圾分类自纠机制,从源头抓起,定时定人入户宣传,实行垃圾分类巡察制度,单位卫生督导员每日不定时巡察各个区域垃圾分类处置情况,并填写巡查表,以及表扬好人好事,通报不文明行为和不规范投放行为等。

在宣传和设施方面,星湖社区可谓费尽心思。如在小区建起了垃圾分类宣传亭,部分还安装上太阳能照明,方便居民晚上投放垃圾时辨认。有的小区还设置了洗手池,有居民在现场分类后,方便洗手。在有条件的小区,还建有大件垃圾临时存放点,解决了以往大件垃圾无处可放、随处乱丢的问题。

“小切口”促进治理“大民生”

农贸市场,一个升腾着人间烟火的地方,与老百姓的生活最接近。作为千家万户的“菜篮子”,农贸市场干净卫生、购物便利,老百姓才会感到舒心、放心。

走进广宁县古水农贸市场,干货豆制品、海鲜水产、肉类等应有尽有,创文公益广告、各项制度上墙,内设有办公室,公平秤等。市民休闲地漫步其中,挑选着心仪的商品。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彻底告别了“厂棚式”“露天式”的样式,干净整洁的地面、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让市民眼前一亮。据了解,广宁县高度重视古水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,投入建设资金62万元,按照新地方标准对古水市场改造提升,规划新建17个农贸档位、4个家禽档位和2个鱼档,完善场地内给排水、照明、电气等配套设施,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。

广宁县江屯市场对市场提质增效也有类似的表达,升级改造后的江屯市场环境整洁、商品摆放有序、食品卫生安全、经营合法规范、服务配套齐全,为江屯老百姓营造了整洁、有序、安全的消费购物环境,让江屯老百姓“菜篮子”拎得安心又舒心。

高效服务撬动治理“大效能”

高效服务不仅体现在“积分制度”这种创新服务上,更体现在“我为群众办事情”这种长效机制上。

近两年,怀集县连麦镇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,因地制宜在辖区7个村试点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,将“积分制”作为乡村治理“助推器”,把乡村事务由“村里事”变成“家家事”,由“要我参与”变成“我要参与”。

640.webp (1)_副本.jpg

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村民在积分兑换超市领取积分奖品。图片来源:肇庆市融媒体中心

连麦镇以村规民约为蓝本,推行“表扬加分,惩戒减分”管理模式,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成积分,实行一事一记录,一月一公示,一季一核算,以家庭为单位发放“积分存折”,并将积分作为评先选优如“最美家庭”、“最美志愿者”、“优秀保洁员”等以及享受相关政策的依据,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同时,基层党员干部通过积分制给村民评议打分,加深了党员群众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了解,也让矛盾纠纷得以在源头发现和化解,从而提升村民生活品质。

四会市黄田镇坚持以服务为抓手,建立健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长效机制,着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、社会治理、民生实事等工作,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,激发乡村治理活力。

如聚焦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,黄田镇已为西岸、万洞两村已美化农房717间、美化面积超15万平方米;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到所挂村庄开展工作,激发村民参与乡村设施管护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让村庄从“一时美”向“持久美”深入转变,实现5条自然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,67%的村庄建成美丽宜居村;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、搭建公开化议事协商平台等,营造良好法治氛围,着力建设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”的基层治理共同体。(肇庆文明网 综合)